欢迎来到中国科研信息数据库官网!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教育时评

【转载】孟久儿:实施“作业熔断”须有系统谋划

时间:2024/3/15 17:35:29来源:本站阅读:

日前,江苏省常州市一小学宣布启用“作业九点熔断机制”,即超过晚上九点学生就要无条件停止做作业,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,该校这一做法的初衷是想更好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。“作业熔断”很快成为了热搜话题,引起众多网友讨论和媒体关注。

  从“作业熔断”这一话题迅速冲上热搜,不难看出广大家长对作业的敏感度,更折射出家长们对孩子学业水平、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焦虑。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,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、全国各地各校提供课后服务的比例不断升高,家长们一方面感觉被裹挟着上课外班的程度降低了,接孩子放学、辅导作业的压力减轻了;但另一方面也不免对孩子学习的量够不够多、程度够不够深,会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升学考试等存在疑虑。这也是此次“作业九点熔断,且第二天不用补作业”这一话题引起如此广泛讨论的原因。

  据多家媒体报道,为了保证孩子睡眠时间,“作业熔断”这一做法已在国内多所学校实施。从“作业熔断机制”提出的前提是保障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来看,把孩子的睡眠放在第一位,说明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,这一点值得肯定。但不分析作业完不成的深层原因,仅规定学生晚上九点完不成作业就不做了,且第二天不用补,很可能会掩盖一些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。

  从学生层面看,完不成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既可能与作业量过多、过难等有关,也可能与拖延、效率低、学习能力较差等个人原因有关。在“作业熔断机制”下,那些平时做作业拖延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,就会比其他学生更可能进入“作业熔断”行列,且“作业熔断机制”要求第二天不需补作业,那么与同伴相比,这些拖延或者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做的作业少,日积月累则可能在学业表现上落后于其他同学。

  从学校层面看,采取“作业熔断”需要与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统筹考虑。一方面,“双减”政策要求各地各校开展课后服务,让学习任务更多地在校内完成。课后服务的首要内容就是进行作业辅导,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,且教师对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。从这一角度看,学校的课后服务应为学生提供完成大部分作业的时间和质量保障,如果学生在参加了课后服务后回家还存在九点做不完作业的问题,那么需要我们反思的是,学校课后服务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,课后服务的内容设置是否科学。

  另一方面,作业管理要求教师设计差异化作业,在控量的同时力求增效。实际上,作业管理不仅仅体现在作业这一单独环节,而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、课堂教学、学情分析等各方面都要有较好的把握,教师才能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之后,针对不同学生有差异地设计作业,保证学生通过少量的作业达到复习知识、巩固所得的效果。因此,在启动“作业熔断”之前,学校要先调研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做到了分层化、差异化,教师是否具备了良好的教学设计和学情分析能力等。针对各科教师协调作业总量的问题,还需要各年级组长/科任组长等对各科作业进行预先研判和统筹安排,防止多学科作业总量超量的问题。如果某个学科或某个年级的作业出现了大量“作业熔断”现象,还需要学校从教师布置作业的源头进行原因分析,如果确是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,就需要开展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培训。

  “作业熔断”反映了保证学生睡眠,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良好初衷,操作便捷,效果也是立竿见影。然而从教育角度看,“作业熔断”不应一熔了之,完不成作业的问题还需细分析、真解决。在实施“作业熔断”的同时,既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、学习习惯,是长期完不成作业还是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原因,还要反思学校是否提供了充足和高质量的作业辅导课后服务,教师是否具备从教学设计、课堂教学、学情分析到作业设计的一系列能力,这对实施“双减”政策下的中小学校和教师是一个新的考验。

  (原载2月21日《中国教育报》。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副所长、副研究员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版权所有◎2024网站

网站上部分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上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!